“叶上初阳干宿雨,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”大暑时节,盛夏来得灿烂,和这季节一般盛放的花,便以荷花为最。大暑赏荷,可感“接天莲叶无穷碧”的荷香似海,可赏“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的荷颜如炙,更可悟“误入藕花深处”的荷影田田,心目共浴,留住酷暑里难得的窗下清风。

大暑将至,山东非遗传习大课堂特别邀请了大运河沿线(聊城市)非遗项目东昌府木版年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秀贞,带领孩子们品大暑赏荷习俗,让孩子们领略大运河沿线非遗的魅力。

东昌府木版年画具有年画、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。年画构图简洁,整体感强;人物造型眼形窄长,鼻梁鼻翼瘦窄,形象丰满质朴;线条刚劲、流畅、圆润,弧中有直,柔中有刚;色彩柔和、鲜明、古朴。徐秀贞带来了一些东昌府木版年画展示品,学生们欣赏着这些作品,十分惊喜:“太好看了,平时爷爷奶奶给我们讲的门神故事,还能用来作画呢!”

课堂上,徐秀贞讲解了制作步骤,在她的指导下,孩子们先鬃毛刷在画版上上墨,再将宣纸平铺其上,均匀着色。最后,大家拿着自己印成的年画轮廓回到座位,对照老师的作品,开始专心致志地进行上色。当记者问及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特点时,徐秀贞这样解释,“东昌木版年画兴于明初,具有年画、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。年画构图丰满,刻画夸张,色彩鲜艳,对比强烈,人物面部不着色,使其形象更加突出醒目。其线条朴拙而生动,清秀简练,乡土气息浓郁,民间情趣强烈,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的民族风格。”

课堂上,徐秀贞带领孩子们体验了从印刷到着色的每一个过程,大家知道了每上一个颜色就像是给年画穿衣服一样,每一幅年画都是一版一色慢慢出来的。这一过程,在让孩子们初步认识东昌木版年画的同时,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,培养绘画思维。最后,学生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,完成了一幅美丽的荷花主题年画作品。课后,徐秀贞高兴道:“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储备很好,能知道年画的用途等。但是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幅年画作品是很有难度的,所以让他们每人都带一幅作品回去,希望他们能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,将来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。”